[新聞]為何內外婦兒四大科系醫師等嘸人?培養的醫生也往外走
2010/09/24 18:08
(東森新聞2010/09/24 MACMAY)
最近看到媒體新聞提到內外婦兒科四大科系乏人問津,大家探討的方向多半朝著醫療糾紛,健保給付過低方面著手,但我想問的是;真的只有這些原因嗎?有沒有人關心現任的醫師們到底在想什麼?
其實在先進國家中,醫師這一行長期以來一直是被視為是一種高收入、社會中高階層的代表,也是家境清寒子弟憑藉優秀的成績可以翻身,改善家庭環境的公平制度。過去一旦成為醫師鮮少跳行的,因為訓練時間久,醫學系需花7年苦讀,成為主治醫師也須另外3〜10年的專科訓練,而眾所皆知大部分的醫學系畢業生都以進入內外婦兒科四大科系為目標,因為一為主流,二為比較像醫生,不論留在醫院或自行開業都可。
不過,這四大科別的受訓較一般小科辛苦,因值班日數由一個月8班至10班皆有,值班定義一般為上班後繼續上班至隔天下班為止,待在醫院的時間為24小時,隔天仍照常上班。在四大科系中,這樣的受訓時間大約有3〜7年,而會接受這樣體力與腦力均需超乎常人的訓練,原因不外乎希望將來能在四大科別中擁有一席地位,成為所謂的專科名醫。
但近年來因醫療給付越來越低,所有的科看診均為齊頭式的平等,不管看四大科或眼科皮膚科或耳鼻喉科看診費一律一視同仁,還得小心醫療糾紛,畢竟四大科遇到的機會比其他科多的多。加上結婚、生育率低的影響,近幾年來不知有多少婦產科、小兒科同仁轉往其他科發展,多半與美容等微整形相關。更有甚者,回校園補休法律學分取得律師證照,索性連醫師也不當了,專門幫醫師或病人打醫療糾紛官司。或者乾脆轉行學獸醫,看動物不比人類簡單,但醫病關係輕鬆多了。沒聽過獸醫因醫療糾紛坐牢或醫療費用討價還價的。
或許是媒體多負面報導的關係,近年來醫病關係不似以往和諧,某些病人看診後還會跑第二家甚至第三家醫療院所,重複驗證前一位醫師診斷虛偽,重複拿藥造成醫療資源浪費。
甚至連法官、檢察官也以負面思考看待醫療人員,一有醫療糾紛便以最嚴格標準審視,如最近國泰醫院副院長之案例,檢察官認為病人有非洲旅遊史,因此高燒便應考慮瘧疾,殊不知其他疾病例如登革熱、寄生蟲、新型流感等等,也有可能會導致高燒。
培養一個專業的醫療人才由醫學院算起約需要11〜17年,成為專科醫師以後才是真正學習的開始。除了本人的努力以外,社會投注的成本與父母親的付出又不知有多少。成為一個仁心仁術的醫師需要的條件是必須有中等程度以上的IQ與高等程度的EQ,專業能力又必須通過層層考驗包括醫師國家考試、專科醫師考試甚至次專科醫師考試,而在執業過程當中,又需要多少的學習與錯誤修正才能累積一定的能力成為獨當一面的醫師。而醫師本人的人生經歷又提供了病患另外一種不同程度的協助。如果這樣的人才重新思考而從事他行,不但社會與家庭付出的成本無法想像,也絕非病人之福。
當我們這個社會無法提供一個合理的環境讓這些人才安心從事所學,學法律的可以沒有像健保局、衛生局一樣的監督單位,學獸醫的不但可以自訂收費標準,醫療糾紛又不至坐牢或因誤診而負擔道德方面的責任,同樣的薪資絕對是比從事醫師投資報酬率更高的。這也難怪當中國大陸與新加坡的醫療體系向台灣招手時,台灣的醫師會動心了。
問題是我們社會還要付出多少成本?難道我們國家要成為人才培育中心嗎?我們這個社會似乎缺乏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教育體系告訴我們只要成績好我們可以從事醫師、法官、檢察官、律師、銀行界證交界高階主管。我們可以沒有所謂的社會常識或道德意識,因為學校不重視,社會同樣無所謂,因此產生了一大堆所謂高智商、低EQ的人才,才會有諸如切除健康人器官以詐領保險費、幼童性侵犯輕判因為無法證明幼童無反對意願、侵占委託人投資款等匪夷所思的事件出現。
請珍惜人才,也要培育人才,請政府高層、教育部當局重視這個問題,更重要的是,請討論內外婦兒科為何無人從事的監察院委員們、衛生署健保局主管們、醫界大老們多花一點心力在了解醫療生態上,如果一個想要好好從事醫療工作的醫師都會考慮轉科別或轉行,我們實在不忍心苛責,畢竟良禽擇木而居,沒人關心你多有愛心、多盡心盡力,一天看200人還會被健保局嫌,這個社會只重視你有沒有錢而已!
留言列表